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,耕地面积近20亿亩,耕地质量存在区域差异,尤其是土壤酸碱问题,整体趋势是西北到东南土壤pH由碱性到酸性的整体分布。传统的酸性土壤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广大热带、亚热带地区,按省份划分的话主要集中在江西、福建、浙江、广西、广东、云南、海南等地,由于连续多年的粗放施肥管理,传统的酸性土壤区域土壤酸度不断增加,大部分地区pH小于5.5,甚至4.5,而且面积还在扩大。甚至,传统观念的北方碱性土壤区域,土壤也被发现存在大面积的酸化现象,尤其是保护地栽培集中区域(各类温室栽培集中区域)。
根据农业部全国农技中心,2005年到2011年统计的902万个土壤检测数据显示,全国耕地土壤酸碱度与最近一次普查数据相比,下降了0.13-1.3,平均下降0.8个单位。
一、有害微生物-异军突起,有益微生物-节节败退
酸化的土壤利于喜酸性有害微生物繁衍、发展,使有害的病原微生物在土壤中形成优势种群,增加作物感病风险,提高土传病害的发病率,比如茄果类的青枯病、棉花黄萎病,十字花科根肿病等等。同时,酸化土壤会显著降低土壤中有益菌群活力,如芽孢杆菌类、放线菌类等,进而导致土壤中微生物菌落失衡。
二、有害动物增多,有益动物减少
在酸化土壤中,根结线虫的发生也大幅提高,据研究,在一定范围内,pH值越低,线虫的危害也就越严重。而酸化的土壤中,蚯蚓等有益动物的数量会急剧减少。
三、土壤板结,含氧量降低,二氧化碳含量增高
酸化的土壤中土壤胶体被破坏,土壤团粒结构减少,土壤天旱太硬,天涝太滑,土壤气孔比严重失调,含氧量急剧降低,二氧化碳含量升高,根系呼吸受阻,严重影响根系生长。
四、根系发育不良,养分吸收受阻
酸化的土壤,主根延展困难,毛细根发生少,吸收能力变弱,最终导致水肥吸收功能障碍,播种出苗难,缺棵少苗;移栽缓苗难,僵苗不长;成苗增产难,量少果次。
五、养分有效性低,施肥不增效
酸化的土壤中钙、镁、钼等中微量元素的有效性降低,导致作物出现缺素症状,酸性土壤也会加快土壤中氮磷钾大量元素的流失,降低肥料的利用率,结果是肥料投入越来越多,产出却越来越低。
六、活化重金属,害”己”害”人”
铝、铁、锰、铬等重金属在酸化土壤容易被活化,溶解度升高,被作物吸收造成危害,影响作物自身生长,出现锰中毒、铝中毒等等,部分重金属污染区还会导致重金属铬吸收富集,导致农产品重金属超标,危害消费者。
七、农业投入增加、农产品品质降低
鉴于肥料有效性、根系活力、土壤微生物等多方面因素,酸化土壤地块相对中性土壤地块,在产出同样产量的情况下投入要比后者高出许多,而且实践证明,酸化地块产出的农产品的品质也较差。
迪斯科钙镁特-土壤调理剂:能够快速补充钙、镁营养,降低土壤酸性,调节土壤PH值,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,增强土壤孔隙度,促进作物根系发达,改善果实外观和口感,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。具有抑制重金属吸收,促进微生物的生物活性,促进有机物的分解,改善土壤团粒结构,增加土壤透气性,降低土传病害发病率的作用。